
四川一半泡在火锅里,一半泡在茶馆里……这是民间的一句戏言。川人爱茶,爱清香微涩的竹叶青、花香醇厚的碧潭飘雪、麦香四溢的苦荞,但有一种“茶香”始终与众不同,又难以取代。它是平价亲民的代表,是不少四川人儿时的舌尖记忆——什邡红白茶。
进入初夏,湄潭县广大农村仍然采茶繁忙。每天下午6点,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的茶青交易市场上,妇女老人们排成长队交售茶青。“6点一到,钱就到包包里头咯!”69岁的茶农田仁江向记者形容家门口就业的喜悦心情。
茶叶是古丈的靓丽名片和支柱产业,也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古丈县税务局聚焦茶业产业,深入开展企业“纾困增效”专项行动,梳理本地区重点企业,做到“一户一台账”,全面把握企业需求,提供针对性税收政策辅导,全力发挥税收力量助力茶叶行业焕发“新活力”,助推茶企发展行稳致远。
正值福建武夷山采茶季,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新鲜事迎面而来:大豆和油菜套种在茶树间,不用化肥又能防虫;千年岩茶有了新品种,越来越多高学历新茶人涌现;5G、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茶山……“茶科技”已成为助力茶产业升级、茶农增收的新密码。
2022年5月31日,由八马茶业承担的福建省区域发展科技项目“基于化学成分变化的铁观音精制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八马茶业在茶叶精加工数字化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持续引领传统茶企的数字化变革。
6月1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姜仁华所长一行4位专家应邀来我县调研茶产业,亭旁镇党委书记奚捷、县农业农村局局总农艺师俞明全等领导陪同。
恩施州是全国第四大产茶区,湖北省最大产茶区。茶叶已成为恩施州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2021年,恩施州种植茶叶180万亩,综合产值达170亿元,给83万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恩施玉露、利川红、巴东红、伍家台贡茶等恩施硒茶品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国古代著作中,《茶叶通史》估计是最早关于信阳毛尖的历史记载:“西周初年,云南茶树传入四川,后往北迁移至陕西,因天气前提限制,只能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中央的河南(东周建都河南洛阳)。茶树再次在天气温顺的河南靠南方大别山信阳生根。
6月1日,县委书记、茶产业链链长郑光文深入大别茶访志顺基地实地查看了茶园建设和管护,认真听取大别茶访集团董事长陈海军对公司产业链建设情况的介绍和规划,并就新建英山云雾茶体验馆和食药级车间项目进度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
茶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黄石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白茶更是异军突起。系列报道《用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今天首先来关注黄石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黄石地处长江中游亚热带丘陵地区,境内群山起伏,气候适宜,素有种茶植茶的传统。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