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州春茶生产形势如何?要解决哪些困难问题?州茶协负责人建言:采取六项应对措施促进茶产业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于1985年,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是商洛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茶叶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
本周,冷空气来袭,气温大幅下降,最低气温4度左右,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茶芽生长速度,大部分产区以阴雨天气为主,不利于茶叶采摘。23至24日白天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各地在降水间歇适时采摘。
3月25日,区委书记余云峰率队调研2022年春季蒙顶山茶产品营销新闻通气会筹备工作时强调,强化责任担当、狠抓细节问题,打出亮丽“名片”,不断提升名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高佳秀、黄勇刚、李良勇、熊毅卿、廖春雷等区领导以及区级相关部门、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当前正是明前茶采摘最佳时期,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茶农忙于在茶园里采摘“明前茶”,供应市场。据悉,松桃将茶叶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整合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等项目资金,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气候、气温等自然资源优势,采取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茶叶产业20余万亩,打好生态牌。
日前,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1年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名单中获悉。咸宁市六个县市区全部被认定为“湖北省茶叶主产区”。据了解,截至去年末,咸宁市茶园面积达到了51.18万亩,年产茶7.81万吨、综合产值130亿元。
日前,在嵊州市三界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嵊州茶叶综合实验基地,科研团队正在调试第三代名优茶采摘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助力龙井茶采摘。该机器人能够精准识别茶树新梢嫩芽,并精准3D定位进行采摘,通过构建“数字茶业”生产新模式,促进茶叶科技创新发展,有效提高茶叶生产效能。
3月21日,记者从梧州海关获悉,自去年1月1日国家进出口税则号列新增黑茶子目后,六堡茶产业得到利好发展,去年我市六堡茶出口836.4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5.2%。
3月22日,名山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会议分为“转树作抓”专项行动专题研讨会和蒙顶山茶文化专题研讨会两个阶段进行。区委书记余云峰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履职尽责,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转树作抓”专项行动各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积极推动蒙顶山茶文化走向全国。
茶园春意浓,茶农采茶忙。3月17日,在大田县广平镇元沙村生态茶园,茶叶吐绿,嫩芽争春,元茗茶场负责人田尔光正在忙着制作明前茶。田尔光表示:“县里特别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加大了生态茶园建设,抓标准化管理、抓品牌化创建、抓茶旅产业融合,创立‘五龙山’茶叶品牌,产品销售到了江浙沪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