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屠隆《考槃余事》中记有这样一件事:
苏轼因为既爱饮茶,又擅书法,所以有一 天司马光便问他说茶越白越好,墨越黑越
好;茶越重越好,墨却是越轻越好;茶越新越好,墨则是越陈 越好——人们对这两者的追求恰恰相反,而您为什么却会同 时喜好这两件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司马光问得有道理,他敏 锐地观察到了茶与墨的截然不同之处;同时也问得没道理, 两者的不同之处与人的好恶毫无必然联系。但苏轼并没有被 这种有意的“习难”所难住,只见他淡淡一笑说上好之茶与 妙品之墨都有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它们所共有的一种品 德;两者都很坚实,这可以说是它们的一种节操。打个比方, 贤人和君子可能一个皮肤黝黑,一个皮肤白晳,一个漂亮,一 个貌丑,但是他们的品德和节操却是一致的。”
短短一席语,让司马光钦佩不已。
在苏轼眼里,茶和墨(及书法)有一种相同的哲理和道德 内涵,事茶与事书是对人的品行道德的一种修炼。就茶而言, 这就是茶道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对此,屠隆曾这样评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 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如法,不时废而或兴,能熟习而深味,神 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赏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 其人,犹汲乳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 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