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新闻 /  不知道这十个字,你还喝什么茶!

不知道这十个字,你还喝什么茶!

 水

水是生命之源,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茶人的角度来说,水为茶之母,茶圣陆羽甚至将水做了等级划分,老子发现了它的善变塑形,名之曰上善若水。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中间的曲折笔画像水脉,两旁似潺潺流水。古人携茶带具,悠游山水,是何等的闲情逸致,而今随着环境的污染,这种情趣却再难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观字如看画,你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了吗?水资源枯竭,请珍惜用水。


紫砂壶、紫陶壶在茶人的掌心跳跃,成为茶台摆设,那么抛开茶壶的属性,你可知道壶的最初作用是什么?

在《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条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这个时候的壶一般作为礼器而存在,且“有爵饰”表明这是有等级的,非达官贵人不能执之,布衣百姓只有敬而远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壶从礼器降阶为生活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壶已经演变为酒壶,看这诗句,一个孤独的酒鬼正在自斟自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建盏这个词汇风靡整个茶圈,油滴、鹧鸪、兔毫、曜变天目各种高大上的词汇,令其身价百倍,洋溢着一股浓重的金钱味道。

盏在生活中作为量词的比例最大,一盏灯,一盏茶,如《水浒传》里描述的: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盅口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作为名词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盏最初盛酒的用途。说文:从皿,戔声,本义是浅而小的杯子,也有用玉做成的,故而在最初盏字是玉字旁。韩愈的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略可作为一个小注解。


从2013年起茶圈子的人都开始飘飘欲仙起来,轻盈的令人咋舌,各种茶服的火爆,可窥产业之盛。

纵观朋友圈发布的很多文章,一说到服装,必远追汉唐,否则难以提升逼格。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我们不说衣裳,就看看这个字,服不服?

服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的字形看,乃舟两旁的夹木,意为使其稳固,引申为服从的意思,如《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再比如我们今天干架时威胁别人:你服不服,就是这意思。


在茶圈子有一本圣经,王迎新老师的《吃茶一水间》,按照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以茶器作“画”,妙造自然,方寸之间,天地大美,迷倒无数人。茶席布置如作画,需要胸纳万物,才能指点江山,否则徒堆砌而已。

说文:会意。从巾,庶省声,本义指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古代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如《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一入茶圈,我的人生都是“杯具”,自2014年初入行,累计收到各种杯子不下百枚,有昝兄给的明青花、民国粉彩,有安心给的铜官窑有小敏给的手造,琳琅满目,使得收纳都成了问题。如今在茶圈,你没个随身趁手的杯子都不好意思出门喝茶了。

杯为形声字,《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执觞觚杯豆而不醉条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在茶圈子,除了盏之外,似乎所有多形态的杯形盛器都统称叫杯了,再也无法区分,另外茶圈子最爱搞的一个活动叫做曲水流觞,也曲解了原本,画虎不成反类犬。杯最早也是用于饮酒,如浊酒一杯家万里,举杯邀明月,劝君更尽一杯酒。


大碗茶,盖碗茶,茶碗,这都是些有意思的词汇。

茶业复兴的茶台上有盖碗4个,八和的,六山的,津乔的,有薄胎有厚壁,有大有小,各有妙处。也经常接到各种朋友的咨询,要求推荐好用的盖碗,确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趁手是最重要的。

剥离茶的属性,碗是一种圆形凹心盛食品的器具,在形式上通常接近半球形,一般比盘子深,比杯子大和重。北周庾信的《春赋》:芙蓉玉碗,莲子金杯。


茶界的流行总是令人捉摸不透,反正一阵风来一阵风去,最近茶圈流行香风。四般闲事,焚香挂画吃茶插花,易安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容若说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心香成灰,金兽冰冷,这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思念。这时候最宜瓶花疏枝,一席素雅香席,款款而坐,纤手捧杯,取下盖子,点燃篆香,杳杳渺渺,盈绕在空中。扯远了,咱们说说香的本意。

香是个会意字,金文字形看,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指五谷的香味,也泛指好闻的气味,《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周颂·载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今天我们说香,特指草木香料,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如《聊斋志异·促织》爇香于鼎。这种形式的演变,融合空间、仪轨等而名之曰香道。


竹为清士所爱,琴乃君子所宝,竹冷翠萧远,琴大音希声,心情零落于十指,曲调伤怀在一杯。报名学琴竟然三个月没去上课,老师直接点名批评:再不来所有学费清零,吓得我也不敢懈怠了。关于琴的故事,交织着一段荡气回肠的友谊,俞伯牙善弹琴,樵夫钟子期善听,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觉得再没人能懂他了便将琴摔碎了,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以前茶界流行的都是古筝,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连古琴和古筝都区分不清清楚。小篆琴字形象的表达了琴的寓意,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为拨弦乐器,俗称古琴或七弦琴。刘长卿有诗句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时代在进步,电磁炉、光波炉早已取代了袅袅青烟的红泥小火炉。随着茶界“返祖”文化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古朴,红泥小火炉,菊花橄榄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追捧。

炉,形声字。从火,盧声。本义为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说到炉子,讲个小故事:《左传·定公三年》邾庄公在门楼上,下临庭院。守门人用瓶装水洒在庭院里。邾庄公远远看见了,发怒。守门人说:“夷射姑曾在这里小便。”邾庄公命令把夷射姑逮捕起来。没有抓到,更加生气,自己从床上跳下来,摔在炉子里的炭火上,皮肉溃烂,就死了,用五辆车陪葬,用五个人殉葬。邾庄公急躁而爱干净,所以才弄到这地步。(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瓶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殉五人。庄公卞急而好洁,故及是。)

文章来源:茶业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