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文化 /  茶与文学 /  茶馆历险记

茶馆历险记

老坐办公室的人,想不成为茶叶专家都不可能。我坐办公室的时间不多,即使坐下来,也是手不离键盘,眼不离显示屏。我虽喝茶,但很少有闲心品茶,所以多茶的话题一直敬而远之,生怕有人说:“你也懂茶?”就像现在遍地经济学家,你一开口谈经济,就有人笑话:又来了一个经济学家!

可是茶馆去过不少,而且每次去茶馆都有历险的感觉。我总结了几种历险记:一种是被劫持,一种是被拐骗,一种是被诱惑。劫持上茶馆,经常发生在旅途中,当然不是被恐怖分子劫持,而是被导游劫持。记得在九华山,导游千方百计阻止我们爬山,说是上山有两万个台阶,有人就算开了:如果一秒中一个台阶,那么一小时3600个台阶,两万个台阶需要6个小时,走上去下是不可能了,于是顺从的导游的意思坐缆车。下山时有人不听导游劝阻,执意步行,结果发现只有300个台阶。

导游为什么骗人?大家分析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坐缆车有回扣,二是多出时间带我们上茶馆等购物场所。果然,七拐八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卖“佛茶”的茶馆。什么是佛茶?茶艺小姐解释了一通,我们听了一头雾水。此前我们听说过“茶禅相通,一茶一禅”的说法,但茶叶小姐把“佛茶”说成“开光”过的茶。随后是茶艺表演,不必苛求边沿效果,其目的是推销茶叶。既然喝了别人的茶,又观看了表演,不买点茶叶,有点过意不去,就买一盒。

就这样,我在峨嵋含、五台山、普陀山等等名山都买过茶叶。旅途中舟车劳顿,能够进茶馆小歇,顺便带点茶叶回来本也不错。但有些茶叶拿回来,家人和朋友喝过都说味道不怎么样,当时品尝时明明味道不错的,怎名回到家里就不行了。还有的茶叶明显贵了,比如从海南岛买了一盒100克的可丁茶,花了100元,同事喝过后说在杭州最多卖20元。

再说被拐骗。拐骗者是旅游景点的野导游。这些人看上去挺朴实的,说是带我们娶别人看不到的景点,收费也比导游低,“因为一个有证,一个无证”,可怜兮兮。在几年,我刚到杭州时,就随着他们去过九溪喝茶,卖茶叶。买来的茶叶不仅是一送人,已经悔之晚矣。后来发觉,像这种个被拐骗的人前赴后继历年都有,不由得让人钦佩拐骗者的本事。

最后说所诱惑。经常会接到一些电话:“请你喝茶!”最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打来的。在杭州上茶馆本该是开心的事,在临湖的茶馆,可以眺望湖光山色;在山间的茶馆,可以享受清风明月;在闹市的茶馆,味道稍差一些,但也可躲进小楼成一统。但麻烦出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请你喝茶的人多数并不是真心来和你暢叙友情,共度良辰,或者谈古论今,吟风弄月,而往往是有什么麻烦事情,或公务、或商务、或私事,这样,茶的味道就品不出了。你会感叹:看来世上没有世外桃源。

有朋友认为,这恰恰证明了茶馆的双重作用:休闲和交往。自古以来,茶楼和酒肆都是都市里比不可少的风景。说是茶馆历险记有点言过其实,要说历险,人生处处有险可历。否则,保险公司何以生存?